台湾早年的酒厂厂房,华丽变身为今天的文化创意园。本项目的成功,首先基于台湾本土庞大的文化产业消费市场,拥有足以支撑本项目的消费人群,大量的台湾人将文化类的消费放在一个较重要的位置。其次才是本项目的运营特点,项目没有拘泥于文化园区的商业形态只能是卖点网络产品,手工艺品。
项目主要依靠展览,会议,表演等大型公众活动来吸引人,同时增加项目的收入。2008年本项目举办活动场次398场,空间租赁与会议展览,产生经济效益约1亿9千万新台币(约合人民币4700多万元)。当有了足够的人流以后,项目顺理成章的完成的诸如餐厅,咖啡店,书店,文化类用品商店,纪念品商店的进驻。这些门店本身的经营气质也完全与文化氛围相融合,即使如书店进驻本项目后也与其他位置书店的经营模型不一样,经常性的开展签售会,发布会,展览会,名人活动等公众活动提升人气,书店本身也经营咖啡,这样的复合经营形态更加契合本项目的消费人群需求。
本项目利用原来是台湾早年的酒厂厂房这个基因,展开了部分红酒坊,餐厅,咖啡店,让历史与记忆也变成商品一起出售给消费人群。坐在早年的酒厂房里面品尝红酒业平添了几分文化气息与怀旧氛围。